堡子里-是張家口堡的俗稱。張家口堡是張家口市區最早的城堡,是張家口市區的“原點”與“根”。據史籍記載,張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(1429年),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。“指揮張文主持營建張家口堡。堡方四里有奇。城高三丈二尺。東南兩面開有城門,東門日‘永鎮’,南門日‘承恩’。”因該堡以北有東、西太平山對峙如巨口,故名“張家口”。張家口堡是長城防線宣府鎮的要塞,在阻止蒙古軍隊的進犯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,戰爭中從未失守過,故以“武城”之譽而雄冠北疆。
明代隆慶、萬歷年間,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,明廷與蒙古俺答部之間化干戈為玉帛,實現了“茶馬互市”。張家口堡的功能也相應發生變化,由單純的軍事城堡演變為兼有貿易功能的邊境城市。清朝末年,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, 張家口堡的經貿有了迅速發展,1909年京張鐵路開通后,張家口成為通往西北的貨流樞紐,張家口堡東關形成了武城商業街。這條商業街至今依然是張家口市最繁華的地方。辛亥革命后,張家口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。1918年張家口商業貿易出現鼎盛。據《張庫通商》記載,張家口對蒙古貿易的商號增加至1600多家,年貿易額達到1.5億兩白銀。張家口被稱為“華北第二商埠”。張家口堡成為中外商賈聚集之地。民國十二年(1923年),張家口的票號、錢莊已多達42家。張家口堡的商號、票號、錢莊的投資人與經營者大多是晉商。著名的祁縣喬家大院喬氏家族,在堡子里二道巷開辦了宏茂票號。祁縣的渠家也在張家口開設了茶店以及三晉源、百川通票號。太谷的曹家來張家口橋西經商,開設了錦泉涌、錦泰亨、錦泉興票號、錢莊。張家口堡成為晉商招財進寶的聚集地。
張家口堡也是直隸和本地商賈的聚集地。清代,隨著對蒙俄貿易的全面開放,直隸和本地的許多商人聚集張家口的堡子里和來遠堡,從事對蒙俄的貿易活動。這里有聯手經營的束鹿、深州、饒陽、辛集的直隸商幫,有北京的“京幫”商人,也有蔚縣、陽原、懷安、涿鹿的本地商幫。這些商人匯聚張家口堡及其附近地區,為發展經貿作出了貢獻。
中外商賈聚集張家口堡,給這里帶來了繁榮。他們投入大量資金,在堡子里建筑了數以百計的深宅大院。這些四合院規模宏大,至今保存完好。其中的木雕、磚雕、石雕精美,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,是塞外山城民風民俗的生動體現,也是堡子里這個中外
商賈聚集地昔日繁華景色的生動寫照。 目前,堡子里的四合院已成為張家口旅游的一個亮點。
中外商賈聚集張家口堡,也給這里的文化建設帶來生機。據史籍記載,堡子里建有千佛寺、關帝廟、奶奶廟、真武廟、城隍廟等50多座寺廟。北城墻上的玉皇閣、堡城中心的文昌閣至今保存完好,文人學士登高眺望、揮毫賦詩的好去處。物換星移,滄桑變幻,但堡子里依然基本保持了明清時代的建筑風貌。當您游覽張家口堡之后,您會發現這里的古建筑原汁原味,這些主要由晉商和外商建筑的民居,與山西平遙、太谷、祁縣的古民居一樣使人驚奇,使人贊嘆,而又有它獨特的風格,獨特的韻味!
以下圖片攝影摘自 網友 阿福 攝影
上資訊網,選靠譜好房
查最新樓盤價格
張團團精選
張家口吃喝玩樂2折起